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服务川渝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尤其是川渝两地高校的对外开放,提高川渝高等教育质量,四川省教育厅与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于5月15日在重庆工商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川渝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我校外事办应邀派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重庆市教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世玉主持。教育部国际司涉外办学处处长闫炳辰、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四川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苏萍、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专家和川渝地区高校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四川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苏萍发表了致辞。她指出,此次研讨会将讨论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师资聘请等问题,是促进西部中外合作办学极好的契机,希望与会院校都满载而归。随后,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联系国内新形势,提出“四新”关键词:新常态、新合作、新巴蜀、新目标,提议以“四新”促进人文、语言上的“一带一路”,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在上午的专题报告阶段,教育部国际司涉外办学处处长闫炳辰对国内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读了川渝地区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冯伟哲、吉林大学博士王奇才也分别做了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报告。
在下午的研讨阶段,各教育部门领导、专家与高校代表们进行了积极互动,不仅解答了大家在开展此项工作期间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还同大家讨论了政策未来的走向。研讨最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代表分享了成功的工作经验。
此次研讨会紧凑务实,为我校掌握国家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最新动态提供了优质平台。“全方位加强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不断提高学校开放度和影响力”是我校的2015年度党政工作要点之一。此次学习为我校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政策指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外事办公室将竭力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开展,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教师和干部队伍国际化,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交流途径。
(撰稿:曹静婕;审稿:吴菊珍)